骨刺在醫學上被稱為骨質增生,是骨骼為修復和適應而做出來的調整改變,幾乎每個老人都長有骨刺,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。大多數骨刺無任何癥狀,但也有一部分患者會出現疼痛或骨贅生成。骨刺除了生長在膝關節外,也有可能出現在頸椎、髖關節和髖關節、足跟和腰椎等負重部位。骨刺生長的部位不同,癥狀也有很大差異。
骨刺易發生在身體哪些部位?
1、膝關節
隨著年齡增長,關節逐漸老化,老化的關節中可產生炎癥因子,從而使得骨刺生長在膝關節,導致膝關節炎,其主要癥狀是膝關節疼痛、關節畸形以及活動受到限制。
2、脊椎
脊椎是身體上的承重骨骼,不良的姿勢、錯誤的運動習慣可增加脊椎承受的重量,特別是活動頻率較高的頸椎和腰椎,易發生退變和骨刺。脊椎包圍著神經中樞,骨刺可壓迫神經,也會造成椎管狹窄。頸椎骨刺易造成頸椎病,其主要癥狀是頸部疼痛和酸脹,以至于造成上肢無力和麻木;生長在腰椎的骨刺可造成腰背部疼痛和僵硬、下肢有明顯的酸脹感。
3、足跟
長時間站著或走路,跟骨下可長有骨刺,周圍軟組織患有足底筋膜炎。生長在足跟的骨刺會導致疼痛,尤其是長時間站著或行走時疼痛感加劇烈。
哪些人易長有骨刺?
1、長時間久坐著
長時間久坐的工作者,如長途司機、IT人員等,再加上不良的姿勢如翹二郎腿或葛優躺,使得骨刺發病率趨于年輕化。
2、重體力勞動者和肥胖者
重體力勞動者和肥胖者,髖關節、膝關節和踝關節承受的負擔重,軟骨持續受到擠壓,久而久之造成軟骨磨損嚴重。另外,從此,經常做挑戰極限的運動關節也容易出現退變,長出骨刺。
3、中老年女性
之所以會長有骨刺,這跟機體退行性改變有關,常見于超過60歲的人群,特別是女性。
溫馨提示
經過以上了解,長骨刺是最普通不過的事情,無需過度緊張和擔憂,更不能尋求所謂的偏方或秘方。只要疼痛癥狀并不是很明顯,無需特殊治療,應積極減輕體重,不能做會磨損關節的動作如爬山、爬樓梯和打球等。若仍然有疼痛感,還需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服用藥物,必要時還需采取封閉和手術治療。另外,避免長時間坐著或站著,端正好姿勢,選擇緩和的有氧運動,如騎自行車或散步以及游泳等,每次運動前要充分熱身。
當前頁面地址:http://www.pastmidnightpublishing.com/nx/bjcs/924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