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是收獲的季節,也是自然界陽氣漸收、陰氣漸長的季節,慎防秋老虎,飲食有秘訣,初秋如何調整飲食?一起來聽聽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中醫科劉嘉芬主治醫師的建議吧。
初秋時期,盛夏的余熱未退,一般發生在8-9月之間,早晚清涼、午后高溫暴曬,俗稱“秋老虎”。秋老虎帶來的炎熱通常持續一個月左右,加上廣東氣候濕熱,辭夏迎秋之際,此時養生重點應在防暑防燥:
第一,盡量不要在潮濕陰寒地方露宿或乘涼,夜間睡覺時孩子容易踢被子,要注意在腹部蓋薄被子以免著涼;
第二,盡量避免午間戶外活動,注意防暑降溫;
第三,注意手衛生,切忌暴飲暴食,預防秋季腹瀉,“忽然一陣秋風涼,腹瀉小兒排成行”,因此這個季節尤其要預防病從口入。
飲食上宜循序漸進,雖說秋冬是進補的最佳節令,但初秋季節,暑熱未退,過早進補容易導致上火,中醫有“秋冬養陰”的說法,因此初秋進補宜清補潤燥為主,如銀耳、蓮子、百合、玉竹、葡萄、蘋果、雪梨等。同時保障高蛋白的攝入,如豆腐、牛奶、魚肉、雞蛋等,提高免疫力,另外適當增加各種薯類的攝入如山藥、土豆、芋頭等,有助于補充體力,緩解秋乏。
最后,提供一款潤秋湯方,具體做法如下:
食材:胡蘿卜一條、鐵棍山藥一根、百合10、蓮子10、瘦肉100g
做法:將胡蘿卜、山藥削皮切段,與其他食材同入鍋,加水適量,大火燒開轉文火40分鐘,加食鹽調味即可。
功效:滋陰潤燥健脾和胃,適用一般人群。
當前頁面地址:http://www.pastmidnightpublishing.com/nx/yybj/9018.html